在和光阅读馆,盲文书、听书机、电子助视器、智能阅读器、无障碍电脑、盲文学习机等一应俱全,方便视障居民看书、听书、学习盲文、上网,以及进行交流、培训和文化活动。在广州荔湾区西村街道和苑社区,坐落着全市首个专门服务于视障人士的社区文化空间——和光阅读馆。近日一个下午,记者推门而入,这里没有传统图书馆的安静,反倒有点吵——左边的无障碍阅读区,20多岁的视障人士敏妮正端坐在电脑前学打字,她每打出一个字符,电脑的读屏软件就播报一遍;而右边的活动区,视障人士蔡姨和几位邻居围坐,认真聆听律师关于遗产处置的法律讲座。
和苑社区是一个特别的社区。2018年底,因芳村明心路盲人大院整体搬迁,这里迎来40余名视障居民,成为荔湾视障人士最多的社区。近年来,随着盲道、电梯盲文按钮和语音播报系统、安全扶手、智能家具等硬件设施的完善,这一群视障人士的精神文化需求被看见。
2024年10月,西村街道在和苑社区一楼专门为视障居民开辟了一间约70平方米的阅读馆,盲文书、听书机、电子助视器、智能阅读器、无障碍电脑、盲文学习机等一应俱全,方便视障居民看书、听书、学习盲文、上网,以及进行交流、培训和文化活动。半年多来,这间家楼下的和光阅读馆,不仅让阅读无障碍,也为视障人士的精神世界带去了一束光亮。
“我们来打‘奶牛’这个单词,C-O-W。”听到老师的指令,视障人士敏妮还不是很熟悉这几个字母的位置,双手在键盘上摸索起来。
20多岁的敏妮看起来只有十岁,脑瘤压迫了她的视觉神经,并影响了生长发育。从小到大,敏妮学习过电子琴、盲文、串珠、英文,最近几年学会了用手机,现在在学电脑。“以前因为路途远或老师变动,学着学着就没得学了。”敏妮说,这次学习的地方就在家楼下,方便奶奶带她过来,每周还有志愿者姐姐教一堂打字课。
“今年3月底开课,计划课时20节,一周一次,10月结课。”一旁的老师菲菲也是视障人士,来自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(下称“融爱”)。为了丰富场馆的活动,和光阅读馆专门引入融爱,定期开展视障人士的公益活动。菲菲介绍,上课就是把自己学电脑的过程“搬”过来,再放慢一点节奏,让敏妮能够从英文拼写开始熟悉键盘和读屏软件。
敏妮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,经常来这里“摸电脑”,后来还让家人在自己家的电脑里装了读屏软件。“以前有个姐姐教过我一首叫《butterfly》的英文歌,好想再听一遍。学会电脑后,就可以把这首歌找出来播放啦。”她期待地说。
和光阅读馆的大门也向每一位居民敞开,尤其是每天放学后,亲子阅读区总有不少孩子和家长的身影。
田女士在这里住了两年,最近两三个月发现了这个好地方,几乎每天都带着电脑来。“这里设施很完善,有空调、热水、网络,方便写东西。”她说,从来没有在别的小区见过这样的阅读馆,专门服务视障人士,拓展他们的精神生活,也让普通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。
